隨著國慶節(jié)即將到來,各地景點也逐漸進入旅游的高峰期。在游客量暴漲的同時,文明旅游也成為了重中之重。小編認為,旅游不光是游山玩水、放松心情,為自己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,還應該為“別人”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;不能在你享受賞心悅目的精神大餐時,卻給別人帶來大煞風景的記憶。
曾有媒體報道,今年“五一”小長假,廈門鼓浪嶼迎來了18.67萬人次的游客,同時也掃出了180噸垃圾,比平時翻了一番,300多個環(huán)衛(wèi)工人從早到晚,不間斷清掃垃圾,還是無法時刻保持清潔。在北京,多條高速不僅客流暴漲,車窗垃圾也是“數(shù)量可觀”。人們外出旅游,為的是欣賞美景,放松心情,開闊視野。旅游景區(qū)令人向往,旅游過程應令人愉悅。但是,游客文明素質跟不上,再好的風景看起來也會讓人興致大減。
行萬里路勝讀十年書。旅游的確是讓人放松心情,開闊視野,不僅欣賞了美景,享受了美食,同時還增長了見識,滿足了對文化的追求和向往。文明旅游是文明禮儀、素質修養(yǎng)的一種體現(xiàn)。有人說,旅游是一種享受,更是一面鏡子。你站在景點看風景,別人站在遠處看你。旅游檢驗著社會的文明程度,文明社會需要文明旅游,需要旅游者對人文和自然景觀保持尊重。旅途中文明素質的養(yǎng)成,并非一朝一夕之事。堅持不懈地培育規(guī)則意識、提升文化追求、涵養(yǎng)公共精神,多方合力,才能讓文明旅游成為每個人的習慣。作為游客,你不必埋怨自己力量太小,對改變旅游風氣作用不大,須知酵母雖小,但可以讓面包膨脹數(shù)倍。人人從我做起,從點滴做起,局面一定能夠改觀。除了游客之外,旅行社也要對文明旅游承擔起責任。在出游前,旅行社往往都會給每個游客發(fā)旅行袋、太陽帽之類的旅游紀念品,其用途是為方便游客更好地出游,同時也為旅行社打廣告,提高其知名度,但唯獨沒有給游客發(fā)個垃圾袋,以方便游客在旅游過程中裝垃圾,培養(yǎng)游客的環(huán)保意識,保護旅游景點的環(huán)境衛(wèi)生。另外,還需注重發(fā)揮民間公益組織、志愿者隊伍的力量。有的景區(qū)招募旅游志愿者,開展文明旅游示范及文明旅游勸導行動,這些志愿者的微笑和勸導,效果比硬生生的禁止標志更管用。
文明與旅游同行是每個出游的人應當牢記的。細節(jié)決定著你在別人眼里是一道怎樣的風景,只有將文明變成美景的一部分,才能悅人悅己。在所有的風景中,最美的風景是文明,有了文明,風景才會更美。反之,再美的風景,因為不文明的行為,也會變得花容失色。希望你我都變成大千世界美景的一部分。
國慶長假就讓黃河口國際旅行社與您一起文明出游吧。